苏州市新农村先锋

江苏省企事业单位先锋服务平台

www.szxncxf.com

江苏省新农村先锋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75周年 1949.10.1--2024.10.1

 争创新农村建设先锋模范

共建和谐先锋(文明)社区

苏州前沿新闻
我市启动“三名”工程建设五年规划 尊师强师惠师 筑基高质量教育

时间:2025-09-09 09:09:07 来源:苏州日报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2024年底,苏州市政府印发旨在深入带动全市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持续提升的《苏州教育“三名”工程建设五年规划(2025-2029)》(“三名”即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以下简称“三名”工程)。今年是“三名”工程实施的开局之年,截至目前,我市已涌现出3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9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和全国最美教师,22名江苏省模范教师,“三名”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尊师:以精神铸魂

  让教育家精神浸润教坛

  “教育者的初心,在于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我市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作为尊师重教的核心抓手,以政策引领为纲、以典型示范为要、以文化浸润为基,让“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信念深植每一位教师心中。

  2023年以来,围绕中央相关文件要求,苏州迅速启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把教育家精神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通过专题研讨、案例教学、实践反思等形式,引导教师深刻领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等核心内涵。在“姑苏教育人才计划”实施中,从人才遴选、项目资助到考核评价,践行教育家精神均作为重要指标,推动精神内涵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苏州多维度搭建宣传展示平台,让尊师风尚蔚然成风。每年教师节期间,全市举办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生动诠释师德内涵——有的教师扎根乡村二十载,用脚步丈量教育的广度;有的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成为点燃学生梦想的舞台。顾明远等著名教育家走进校园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苏州师说”专场活动讲述教育故事,9个省级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基地校常态化展示教师风采……一系列活动让“教师光荣”成为社会共识。

  强师:以专业赋能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师者之强,在于学识之厚、育人之巧。”苏州市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构建起“分层培养、精准培训、协同发展”的强师体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专业道路上持续进阶。

  在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上,苏州下足“绣花功夫”。全市健全“市—县—校”三级教师发展机构,8个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80所市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覆盖城乡,成为教师“充电赋能”的主阵地。长三角示范区教师发展学院的成立,打破地域壁垒,推动苏沪浙三地教师跨区域交流,共享优质资源。18个省级、100个市级“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如“名师工作室”“班主任研修组”,通过“骨干带新手”“集体研课题”等模式,让经验流动起来、智慧生长起来。

  分层培养机制为教师成长铺就“阶梯式”路径。“三名”工程精准对接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通过分层研修、结对指导、项目赋能等方式,培养一批教坛新苗(新秀)、学科带头人、拔尖领军人才和教育家型教师;采取跟岗学习、课题研究、成果交流等方式,培养一批市级骨干班主任和专家型名班主任;通过集中培训、名校研学、海外研修等方式,培养一批校长后备人才、骨干校长、卓越校长和教育家型校长,建立有梯度、有特色、有前景的教师成长培养体系。

  精准培训改革让教师能力提升更具实效。新教育实验五年行动计划推动教师探索育人新路径,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则让优质师资流动起来,带动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实现“一人强带动一群强”。苏州大学师范学院370余名校外导师手把手指导教育硕士,将一线经验融入人才培养,让“准教师”未入职先强能。苏州还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共建引才工作站和实习基地,构建“培养—就业—发展”一体化模式。

  惠师:以保障暖心

  解除教师后顾之忧

  “师者之心安,则教育之基稳。”苏州市从待遇提升、关爱服务、发展支持三个维度,推出一系列惠师举措,让教师 “安心从教、舒心从教、精心从教”。

  待遇保障的“定心丸”让教师更有底气。苏州两次出台“惠师强教十项措施”,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针对人才安居需求,符合条件的新引进教师可获租房补贴、购房补贴;苏州市教育帮困基金定期走访慰问困难教职工,为他们排忧解难。

  细致入微的关爱服务让教师倍感温暖。教职工关爱系统实现数字化赋能,健康体检、心理辅导常态化开展。在苏州,教师可享受多重“礼遇”:乘坐公共交通、游览景点有优待,健身场所、大型综合体提供专属服务,省特级教师及以上人才在公立医院可优先住院。更具温度的是,为累计担任班主任满30年、20年、10年的教师,分别提供定期疗休养服务。

  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激励教师不断精进。“姑苏教育人才”项目加大资助力度,支持拔尖人才探索教学改革、推广研究成果;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可获奖励补助,持续学习的热情被点燃。“银龄讲学计划”让退休教师发挥余热,职称制度改革为竞赛教练等紧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从物质到精神,从当下保障到长远发展,苏州的惠师举措如春风化雨,让教师职业成为“有奔头、有尊严、有幸福感” 的选择。

  近三年,苏州培养省级及以上中小学教学名师73名、正高级教师260名,遴选教育名家培养计划培养对象35人,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培养对象25人,拔尖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51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32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已然成型。截至去年,我市基础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共有13.3万人,教师数量、规模在全省领先,教师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记者 袁艺)



优秀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