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农村先锋
苏州市企事业单位先锋服务平台

www.szxncxf.com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75周年 1949.10.1--2024.10.1

 争创新农村建设先锋模范

共建和谐先锋(文明)社区

苏州前沿新闻
苏州:鱼米之乡奔涌数字化浪潮
时间:2024-09-19 07:53:45 来源:苏州日报


苏州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工作,累计认定智慧农业场景57个,建成“集成+特色”的智慧农村165个——

鱼米之乡奔涌数字化浪潮

  苏州维生种苗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蔬菜、花卉种苗及相关配套产品的开发推广,公司创立了智慧园艺生产模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温室内外环境的全方位、实时监测,通过采集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土壤成分等关键参数,精准控制作物生长环境。2023年6月该智慧农业项目投产以来,单位面积收益提升约26%,利润提高近15%。

  这是苏州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的典型之一。在苏州农村大地,借助数字技术,现代农业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农民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

  从2014年启动农业信息化三年行动,到2020年获批全国首个智慧农业改革试点,以及数字乡村建设全面铺开,苏州按照全市“一盘棋”思路,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工作。

  鱼米之乡,数字化浪潮奔涌。

  智慧农业:为三农各环节安上“智慧之翅”

  走进昆山陆家未来农业示范园,“A+温室工场”布局植物工厂、叶菜工厂、草莓工厂、番茄工厂(2个)、黄瓜工厂、潮汐育苗区、自动化设备包装区等8个功能区,实现了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场景多样化,比如,叶菜工厂引进国际先进的叶菜水耕栽培全自动一体化设备,模块化机械单元具有自动定植、自动采收、自动消毒、灌溉水回收、顶部供暖等技术,实现物联网全网管理与控制。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23年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共76个,《昆山陆家未来农业示范园“A+温室工场”》成功入选。

  据介绍,自2020年以来,苏州市瞄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定位,统筹协调“三农”工作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智慧化进程,大力实施智慧农业改革试点工作。

  苏州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为原则,支持市场主体开展智慧农业探索。一方面,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智慧农场(大田作物)、智慧牧场(生猪)、智慧渔场、智慧菜园、智慧园艺5类智慧农业生产基地的地方标准,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建设参考。

  另一方面,苏州加速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和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构建覆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的智慧场景,已累计打造涵盖智慧农场、智慧渔场、智慧牧场、智慧菜园、智慧园艺等的示范生产场景57个。

  同时,实施品牌化战略,在农业电商、智能农业装备、农业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培育了30个智慧农业品牌,形成智慧农业品牌矩阵,助推农业智慧化升级、集群化发展,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此外,集聚产业发展载体。苏州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引导智慧农业集聚发展,以技术集成、科技创新为特色,引入中农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苏州),支持长三角智慧农业研究院率先落地发展,建成一批智慧化农业园区。总结投资发展模式,形成了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政企合作、政院合作、企业投资5类智慧农业投融资发展模式,为全市发展智慧农业提供经验。

  今年初,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到期试验任务验收意见的通知》,原则同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的65项到期试验任务通过验收,苏州市智慧农业发展试点试验名列其中。

  数字乡村:着力推动城乡“数字融合”

  在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智慧乡村平台构建起智慧管理、智慧监管、智慧服务三大智慧化应用体系,提升村庄数字治理能力和数字服务水平。其中,针对公共服务“剪刀差”,创新打造了乡村治理子系统,通过农村要素的“互联网+”管理,推进“城乡普惠”;针对信息交互“孤岛墙”,创新打造了乡村文明子系统,通过村落人居和生态环境的智能识别分析和实时监测响应,优化“数据善治”;针对要素赋能“隐形壁”,创新打造了乡村服务子系统,以乡村云物业系统为载体,为村民提供一体化物业管理服务,力促共同富裕。

  近年来,苏州积极抢抓国家和省数字乡村试点机遇,系统推进《苏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行动方案》,着力推动城乡“数字融合”。

  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截至目前,全国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117个,江苏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两批累计28个,苏州市拥有1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数量居全省首位,实现涉农县全覆盖。

  苏州以张家港、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等试点地区为先行,整体推进全市8个涉农板块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具体包括:

  全面推动村级数字化转型。开展智慧农村建设,制定《智慧农村建设与评价标准》,累计培育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治理精准有效、乡村服务高效便捷、乡村产业特色明显的智慧农村165个。

  开展可感可及的主题实践活动。串联全市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形成8条数字乡村体验线路,开展“数字乡村苏州行”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成果。

  构建乡村直播体系。面向全市8大涉农板块打造“摩登乡野”苏州数智乡村第一直播间,提炼村镇优势、推动品牌农文旅活动、促进电商产品销售。

  发挥资源池支撑作用。邀请长三角行业领域专家和数字乡村资源池单位共同对话,搭建交流平台;推进数字乡村资源池单位与涉农主体的供需对接,切实让数据服务基层、服务产业、服务群众。

  数字化平台:既有“大一统”也有“小巧灵”

  苏州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中,数字化平台及应用不断上新。

  作为智慧农业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成果,苏州打造“一中心一平台”,坚持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串联市县两级,实现涉农数据采集共享;整合业务系统,实现涉农平台互联互通,构建“数据资源一张图”“生产经营一张网”“管理服务一朵云”。

  其中,苏州市农业农村云平台作为“集聚”中心,整合已有工作平台,实现业务系统“一网登录、全网漫游”。苏州市农业农村基础数据中心建成7大专题25个模块,汇聚各类数据5900余万条,形成苏州三农资源目录1562条,数据实时交换共享,安全、稳定、高效、可更新。

  围绕农业生产管理,全市农场、渔业、畜牧、园艺、蔬菜五大条线底数清、情况明,农场面积、生猪存栏数、渔场产量等一目了然。围绕行业管理决策,多维度对四类农村集体资产数据统计分析,全市各板块资金收支、成交额排名、资金变化走势一览无余,实现资产上图、监管上网、交易上线。

  同时,苏州还建设了一批“小巧灵”的数字化应用。

  比如,作物云管理平台,应用人工智能+遥感新技术,形成小麦、水稻生长监测“一张图”,通过1部手机、2张照片,实现农户方便、基层减负、服务高效。

  在相城区,作物云管理平台实现了农业补贴精细化、农技服务精准化和农情调度实时化。平台系统对不规则田块、零星小面积田块就能精准核查,且核查周期从原先的1个月缩短至1周,采用全程无接触的方式,大大减轻核查工作量。

  2023年,相城区首次实现面向189个生产主体的个性化水稻栽培指导,为农户提供气象信息、栽培指导、病虫草防治等,全年累计服务2736户次。同时,系统实现水稻从播种到收割的全周期生长进程监测,当作物出现倒伏,平台可对倒伏比例、产量损失进行测算,为农户申请保险理赔提供依据。

  再如,阳澄湖全域数字监管天眼系统,对117平方公里湖面实现“全水域、全天候、全过程、全覆盖”监管,构建“人防+技防”禁渔机制,提升长江“十年禁渔”数字监管水平。

  苏州,正加速农业农村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数字化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为农服务效能,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优秀模范